唐代诗人: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长屋王 | 宋代诗人: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| 清代诗人: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

刘禹锡《西塞山怀古》注释、赏析

作者: 浏览:

  王濬楼船下益州,金陵王气黯然收。

  千寻铁锁沉江底,一片降幡出石头。

  人世几回伤往事,山形依旧枕寒流。

  今逢四海为家日,故垒萧萧芦荻秋。

  【注释】

  西塞山: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,又名道士洑,山体突出到长江中,因而形成长江弯道,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。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。

  王濬:晋益州刺史。一作“西晋”。

  益州:晋时郡治在今成都。晋武帝谋伐吴,派王濬造大船,出巴蜀,船上以木为城,起楼,每船可容二千余人。

  金陵:今南京,当时是吴国的都城。

  王气:帝王之气。

  黯然:一作“漠然”。

  千寻铁锁沉江底: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,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,拦截晋船,终失败。

  寻:长度单位。

  一片降幡出石头: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,直到金陵,攻破石头城,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。石头城,是南京的别称。

  人世几回伤往事:一作“荒苑至今生茂草”。

  枕寒流:一作“枕江流”。

  今逢:一作“从今”。

  “四海为家”两句:如今国家统一,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。

  【赏析】

 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,藩镇割据比较严重。唐宪宗时期,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,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,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。821年到822年,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。唐穆宗长庆四年(824年),刘禹锡由夔州(治所在今重庆奉节)刺史调任和州(治所在今安徽和县)刺史,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,经西塞山时,触景生情,抚今追昔,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。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,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,这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。当然六朝覆灭的教训,对于当时骄侈腐败的唐王朝来说,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。

  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,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“楼船”组成的西晋水军,顺江而下,讨伐东吴。诗人以这件史事为题,开头写“楼船下益州”,“金陵王气”便黯然消失。益州金陵,相距遥遥,一“下”即“收”,表明速度之快。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,一方则是闻风丧胆,强弱悬殊,高下立判。

  第二联便顺势而下,直写战事极其结果。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,凭借长江天险,并在江中暗置铁锥,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,自以为是万全之计,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,冲走铁锥,以火炬烧毁铁链,结果顺流鼓棹,径造三山,直取金陵。

  诗的前四句,洗炼,紧凑,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,进攻到路线,攻守的方式,战争的结局。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,下面就单写东吴:在战争开始的反映,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,直到举旗投降,步步紧逼,一气直下。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,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到气势。可谓虚实相间,胜败相形,巧于安排。东吴虚妄的精神支柱“王气”,天然的地形,千寻的铁链,也难以幸免亡国的结局。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,“兴废由人事,山川空地形”。

  第六句“山形依旧枕寒流”,山形,指西塞山;寒流,指长江,“寒”字和结句的“秋”字相照应。山川“依旧”,显得人事之变化,六朝之短促。

  八句说往日的军事堡垒,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。这残破荒凉的遗迹,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,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,反映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结果。怀古慨今,收束了全诗。全诗借古讽今,沉郁感伤,但繁简得当,直点现实。

热门推荐
© 2023 古诗文网网 |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
湘ICP备15008850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