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诗人: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长屋王 | 宋代诗人: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| 清代诗人: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

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注释,赏析

作者: 浏览:

  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

  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

  【注释】

  寄北:写诗寄给北方的人。诗人当时在巴蜀(现在四川省),他的妻小在长安,所以说“寄北”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刻怀念。

  巴山:指大巴山,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。这里泛指巴蜀一带。

  秋池:秋天的池塘。

  剪西窗烛:剪烛,剪去燃焦的烛芯,使灯光明亮。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。“西窗话语”“西窗剪烛”用作成语,所指也不限于夫妇,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。

  却话:回头说,追述。

  【赏析】

  李商隐于大中五年(851年)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,他的妻小却远在长安(今陕西西安)。巴蜀地区秋雨绵绵,使人不免有孤寂之感,从而产生思乡之情。而就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妻子王氏病故,消息难通的时代使李商隐并不知妻子的死讯,还在浑然不知地深情遥望。殊不知已是天热永隔。

 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诗,第一句,诗人以诗代信对此前妻子的来信作出回复,因各种原因,使诗人与妻子团聚的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。流露出离别之苦,思念之切。

  第二句“巴山夜雨”实写诗人时空位置。秋山夜雨,唤起离人的愁思,“涨秋池”,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如同这已满的池水,不休不止。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。

  三,四句诗人笔锋急转:“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一个温馨浪漫的画面,立刻取代了刚才的凄风苦雨。“何当”指明诗人的愿望。诗人憧憬着未来与妻子聚首的幸福时光。第二次提到“巴山夜雨”,这是虚写未来温情脉脉的场景,虚实对比,现在愁苦与未来美好时光的对比,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思归的急切心情。

  李商隐的诗大部分以词采“华艳”着称。而此诗却一改往日风格,整首诗明白如话,没有起兴,没有典故,也不用象征。短短四句,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。表现出诗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。

热门推荐
© 2023 古诗文网网 |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
湘ICP备15008850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