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维《使至塞上》注释,赏析
王维《使至塞上》注释,赏析
单车欲问边,属国过居延。
征蓬出汉塞,归雁入胡天。
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
萧关逢候骑,都护在燕然。
【注释】
使至塞上:奉命出使边塞。
使:奉命出使。
单车:一辆车,形容轻车简从。
问边:到边塞去看望,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。
属国:有几种解释:一指附属于汉族朝廷但保存国号的少数民族。二指古代官名典属国的简称,主要负责外交事物,唐朝时人们常用“属国”代指出使边陲的使臣,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。
居延:地名,汉代称居延泽,唐代称居延海,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。
征蓬:随风远飞的枯蓬,此处为诗人自喻。
归雁:雁是候鸟,春天北飞,秋天南行,这里是指大雁北飞。
胡天:胡人的领地。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。
大漠:大沙漠,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。
长河:黄河。
萧关:古关名,又名陇山关,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。
候骑:负责侦察,通讯的骑兵。
都护: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,安北等六大都护府,其长官称都护,这里指前敌统帅。
燕然:古山名,即今蒙古国杭爱山。这里代指前线。
【赏析】
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(737年),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打败攻打唐朝属国的吐蕃,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安抚,察访军情,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,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,这时候诗人离开京城,前往边塞,心情激愤而又忧郁。在出塞途中写下了这首诗。
这是一首纪行诗,记述了诗人出使边塞上的旅程以及出使途中所见的塞外风光。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。
首联“欲问边”写出行的目的地,“单车”,写出了诗人此次出行轻车简从,从侧面流露出诗人的失意情绪。“属国过居延”写到之处远在西北边塞。
颔联中诗人以“随风远飞的枯蓬”,“北归的大雁”自喻漂泊不定的行踪,表达了诗人的孤独,飘零之感以及内心的激愤与抑郁,与首联的“单车”相呼应。
颈联写景,边塞荒凉,一眼望去浩瀚无边,并没有什么奇观异景,所以烽火台上燃起的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,因此诗人称其为“孤烟”。写出了边塞景物的单调,但是紧接着诗人又用一个“直”字,表现了它的挺拔,坚毅之美。“长河落日圆”写空旷得边塞中横贯其间的黄河给诗人以“长”的感觉,“落日”本来容易给人带来伤感的情怀,但“圆”字却给人以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,“直”和“圆”不仅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,而且表现了诗人对这些景物的深切体会,诗人将自己孤独,愤懑之情熔化在大漠雄浑壮阔的景色中。显露出一种豁达的情怀。
尾联“萧关逢候骑,都护在燕然”,这是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,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。也与首联的“欲问边”相照应,说明诗人即将完成此次出使的使命。
-
王维《使至塞上》注释,赏析
单车欲问边,属国过居延。 征蓬出汉塞,归雁入胡天。 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 萧关逢候骑,都护在燕然。 【注释】 使至塞上:奉命出使边塞。 使:奉命出使。 …… -
王维《汉江临眺》注释,赏析
楚塞三湘接,荆门九派通。 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。 郡邑浮前浦,波澜动远空。 襄阳好风日,留醉与山翁。 【注释】 汉江:即汉水,流经陕西汉中,安康,湖北十堰,襄阳,荆…… -
王维《息夫人》注释,赏析
莫以今时宠,难忘旧日恩。 看花满眼泪,不共楚王言。 【注释】 息夫人:息夫人本是春秋时息国君主的妻子。公元前680年,楚王灭了息国,将她据为己有。她虽在楚宫里生了…… -
王维《老将行》注释,赏析
少年十五二十时,步行夺得胡马骑。 射杀山中白额虎,肯数邺下黄须儿! 一身转战三千里,一剑曾当百万师。 汉兵奋迅如霹雳,虏骑崩腾畏蒺藜。 卫青不败由天幸,李广无…… -
王维《观猎》注释,赏析
风劲角弓鸣,将军猎渭城。 草枯鹰眼疾,雪尽马蹄轻。 忽过新丰市,还归细柳营。 回看射雕处,千里暮云平。 【注释】 角弓:以牛角加强弓回弹强度的复合弓。 渭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