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维《汉江临眺》注释,赏析
王维《汉江临眺》注释,赏析
楚塞三湘接,荆门九派通。
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。
郡邑浮前浦,波澜动远空。
襄阳好风日,留醉与山翁。
【注释】
汉江:即汉水,流经陕西汉中,安康,湖北十堰,襄阳,荆门,天门,潜江,仙桃,孝感,到汉口流入长江。
楚塞:楚国的边界,这里指汉水流域,此地古时为楚国辖区。
三湘:漓湘,蒸湘,潇湘的总称,在今湖南省境内。
荆门:山名,荆门山,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。
九派:指长江的九条支流,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。这里指江西九江。
浦:水边。
山翁:指山简,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,西晋将领,镇守襄阳,有政绩,好酒,每次必醉。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。
【赏析】
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(740年)秋,诗人四十岁,以殿中侍御史的身份去南方任选补使。选补使是朝廷派往边远地区选拔地方官员的使臣,不同于放外任或贬谪,所以诗人当时的心情应该是比较舒畅的。途中经过襄阳,在襄阳城欣赏汉江景色时写下了这首诗。
这是一首五言律诗,主要描写诗人在汉江边登临远眺时的所见所感。描绘了汉江景色的壮丽浩渺。流露出对襄阳美好风光的喜爱,表达了诗人留恋山水的志趣。
首联总写汉江水势的浩瀚,诗人极目远眺,只见楚国边界之地,奔涌而来的汉水与“三湘”之水相连接,汹涌流入荆江又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。为全诗渲染了雄浑壮阔的气氛。
颔联和颈联写诗人极目远眺所见之景,其中颔联以山光水色为远景,写汉江水势的波涛汹涌,好像要向天地之外奔流而去,远山由于被江面蒸腾的水气所笼罩,所以若有若无,时隐时现。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久远,后句又以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。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。颈联作者从“天地外”收拢,写江水两岸的城郭楼阁都好像浮动在水面上,波澜滚滚似乎要激荡云空,“浮”“动”两词写出了动态之景,明明是水波在起伏,却给人以前方的城郭在水面浮动,天空也在动荡的错觉。诗人运用了想象和夸张想象地渲染出了水势的磅礴。
尾联诗人直抒胸臆,写襄阳的风光确实让人陶醉赞叹,诗人愿意长留此地,陪伴长醉的山翁。流露出对襄阳美好风光的喜爱,也表达了诗人留恋山水的志趣。
-
王维《汉江临眺》注释,赏析
楚塞三湘接,荆门九派通。 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。 郡邑浮前浦,波澜动远空。 襄阳好风日,留醉与山翁。 【注释】 汉江:即汉水,流经陕西汉中,安康,湖北十堰,襄阳,荆…… -
王维《息夫人》注释,赏析
莫以今时宠,难忘旧日恩。 看花满眼泪,不共楚王言。 【注释】 息夫人:息夫人本是春秋时息国君主的妻子。公元前680年,楚王灭了息国,将她据为己有。她虽在楚宫里生了…… -
王维《老将行》注释,赏析
少年十五二十时,步行夺得胡马骑。 射杀山中白额虎,肯数邺下黄须儿! 一身转战三千里,一剑曾当百万师。 汉兵奋迅如霹雳,虏骑崩腾畏蒺藜。 卫青不败由天幸,李广无…… -
王维《观猎》注释,赏析
风劲角弓鸣,将军猎渭城。 草枯鹰眼疾,雪尽马蹄轻。 忽过新丰市,还归细柳营。 回看射雕处,千里暮云平。 【注释】 角弓:以牛角加强弓回弹强度的复合弓。 渭…… -
王维《山居秋暝》注释,赏析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 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 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 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 【注释】 暝:日落,天色将晚。 空山:空旷,空寂的山野。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