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不见,走马川行雪海边,平沙莽莽黄入天。
轮台九月风夜吼,一川碎石大如斗,随风满地石乱走。
匈奴草黄马正肥,金山西见烟尘飞,汉家大将西出师。
将军金甲夜不脱,半夜军行戈相拨,风头如刀面如割。
马毛带雪汗气蒸,五花连钱旋作冰,幕中草檄砚水凝。
虏骑闻之应胆慑,料知短兵不敢接,车师西门伫献捷。
【注释】
走马川:即车尔成河,又名左未河,在今新疆境内。
行:诗歌的一种体裁。
封大夫:即封常清,唐朝将领,蒲州猗氏人,以军功擢安西副大都护,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,知节度事,后又升任北庭都护,持节安西节度使。
西征:一般认为是出征播仙。
走马行川雪海边:一作“走马沧海边”。
雪海: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。
轮台:地名,在今新疆米泉县境内。封常清军府驻在这里。
匈奴:借指达奚部族。
金山:指天山主峰。
汉家: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。
汉家大将:指封常清,当时任安西节度使兼北庭都护,岑参在他的幕府任职。
戈相拨:兵器互相撞击。
五花:即五花马。
连线:一种宝马名。
五花连钱:指马斑驳的毛色。
草檄: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。
短兵:指刀剑一类武器。
车师:为唐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,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。蘅塘退士本作“军师”。
伫:久立,此处作等待解。
献捷:献上贺捷诗章。
【赏析】
这是一首边塞诗,诗人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,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。
本诗有三个层次。第一层次(前五句):写边地艰险的自然环境。首先围绕“风”字落笔,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。这次出征将经过走马川,雪海边,穿进戈壁沙漠。无一“风”字,但捕捉住了风“色”。这是白天的景象。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,行军由白天而入黑夜,风“色”是看不见了,便转到写风声。“吼”字形象地显示了风猛风大。接着又通过写石头来写风。“乱”字,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。生动地勾勒出环境的险恶。第二个层次(中间九句):诗人由造境转而写人,匈奴利用草黄马肥的时机发动了进攻。“烟尘飞”三字,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,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,也说明了唐军早有戒备。诗人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。这就引出了第三个层次(最后三句):料想敌军闻风丧胆,预祝凯旋而归。
“吼”,运用拟人,从听觉上写出了风声之大。“走”,运用拟人,从视觉上写出了风力之猛,渲染了环境的恶劣。用恶劣的环境,反衬将士不畏艰险的精神。